什么叫誠信?誠信的基本內涵包括“誠”和“信”兩方面。“誠”主要講誠實、誠懇;“信”主要講忠誠老實、誠懇待人。明禮和誠信具有內在的聯系,一般說,明禮是人的行為的外在表現,誠信是人的內心狀態,兩者是辨證關系。
   
    明禮誠信是最基礎的道德要求,是道德的基石,嚴格遵守明禮誠信的道德規范,有利于健全人格、夯實做人的基礎,提高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質。在全國政協會上,提升全社會公民道德水準、夯實做人基礎、成為熱門話題。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謝衷浩教授給記者講了這樣一件事:有一個很優秀的中國學生去德國留學,學習成績非常優秀,畢業以后到處找不到工作。他很納悶、也很不服氣,回過頭來去問人家原因,人家告訴他,我們不是對你的學識和才能不滿意,而是根據我們查到的你的情況,你有3次坐公交車逃票的紀錄。謝教授還說,這幾年我們畢業生在各類單位被炒魷魚的不少,其中大部分不是業務能力不行,而是品德修養不夠的問題。所以,我們一定要有這樣的認識,一個人道德、人格方面的缺陷,可能貽害他一輩子。我們在承認“知識就是力量”的同時,也應該承認,“道德也是力量”,人格、理想、情感都可以產生力量。從總體上講,我們青年學生要全面發展才能更好地走向成功。明禮誠信等道德規范在一個國家的建設當中,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國家的發展,沒有高水平的公民道德做基礎,文明程度很低,就會引發很多問題,經濟建設也會受影響。這里我想到了一則在管理界流傳甚廣的故事:一家國企要和一家外企合作辦廠,外企老總親自到國企來談判,一切進展順利,合作意向書就要簽定了。這時國企廠長隨地吐了一小口痰;外企老總看到后,立刻決定終止談判。合作事宜功敗垂成。事后有人問外企老總為何中止了談判,他的回答發人深省:“廠長文明素質如此低下,企業的管理水平能高嗎?和這樣的企業合作,是注定沒有發展前途的。”因為吐一小口痰而失去了即將到手的巨額外資,是這位國營企業的廠長始料未及的。這件事例充分說明:明禮決不是小事一樁,它關系著個人、集體和國家的形象。個人如果丟失了文明禮貌,就難以在人群中生存;集體失去了文明禮貌,就會在競爭中敗北;社會如果丟失了文明禮貌,就會給國家和民族帶來無窮災難。
    在明禮方面,特別強調要注重公共文明和公共道德。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許多條款都涵蓋了明禮的要求:如穿戴整潔,樸素大方,不得佩戴項鏈、耳環等首飾,穿戴要符合中學生的身份特點;如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亂扔廢棄物;如舉止文明,不打架罵人,說臟話,不亂吹口哨;如愛護校舍和公物,不在黑板、墻壁、課桌等處亂刻亂畫。總的說,要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尊紀守法,做現代的文明人,干文明事。
   
    我國是一個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誠實守約一向是中國人引以為傲的美德。綜觀我國的文明史,上至約束皇帝的“君無戲言”,下至約束百姓的“言必信,行必果”無不煥發著理性的光輝。誠信,在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設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大力提倡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以信待人,以信取人,以信立人的美德。微軟中國公司總裁唐駿曾經講過這樣一個例子,他說他在一次招聘中遇到一個名牌大學畢業的研究生,開始的談話一切順利,但是問到一個涉及具體技術的問題時,這個人卻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先打了一個馬虎眼,后來又從別的角度問這個人,可以看出這個人對這個問題不太懂。唐駿就沒有錄用這個人,他說關鍵不在于說多說少,而你的自述一定要經得起追問,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不懂不要緊,可以學,但弄虛作假,這是絕對不可原諒。現在中學生的信用意識,將決定我們明天的社會信用。同學們要注重培養誠信的品質:如在乘公交車時要主動購票,要惜時守信,答應別人的事要按時做到,借他人錢物要及時歸還。誠信,在學習中,先從作業無抄襲,考試無作弊做起。古人說:“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意思是說:一個人只要從日常小的善行做起,日積月累就可以養成文明的素質,高尚的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