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維護市場關系的基本準則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信用制度的逐步完善,市場交易方式逐步發生變化,先后經歷了三個階段:實物交易階段、貨幣交易階段和信用交易階段。交易方式的演變,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現代經濟中,信用交易所以優于貨幣交易,貨幣交易又優于實物交易,就是因為交易成本的逐漸降低。
由此看來,信用交易是市場經濟高度發達和完善的表現。目前,西方國家交易方式90%都是采用信用交易。然而,如果進行信用交易時一方不守信用,交換關系和市場秩序就會遭到破壞,不僅信用交易無法進行,實物交易與貨幣交易也會受到影響,經濟活動就難以健康發展。
(2)促進資金再分配,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信用是促進資金再分配的最靈活的方式。借助于信用可以把閑置的資金和社會分散的貨幣集中起來,轉化為借貸資本,在市場規律的作用下,使資金得到充分利用。
在信用活動中,價值規律的作用能得到充分發揮,那些具有發展和增長潛力的產業往往容易獲得信用的支持。同時,通過競爭機制,信用還會使資金從利潤率較低的部門向利潤率較高的部門轉移,在促使各部門實現利潤平均化的過程中,也提高了整個國民經濟的資金效率。
(3)節約流通費用
利用各種信用形式能節約大量的流通費用,增加生產資金投入。
這是因為:第一,利用信用工具代替現金,節省了與現金流通有關的費用;第二,在發達的信用制度下,資金集中于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可以減少整個社會的現金保管、現金出納以及簿記登錄等流通費用;第三,信用能加速商品價值的實現,這有助于減少商品儲存和保管費用的支出。
此外,各種債權債務關系還可以利用非現金結算方式來處理,不僅節約了流通費用,還可以縮短流通時間,增加資金在生產領域發揮作用的時間,有利于擴大生產和增加利潤。
(4)有利于資本集中
信用是資本集中的有力杠桿。借助于信用,可以不斷擴大資本積聚的規模。信用可使零星資本合并為一個規模龐大的資本,也可以使個別資本通過合并其他資本來增加資本規模。現代兼并收購活動很多都是利用信用方式來進行并完成資本集中的。資本集中與積聚有利于大工業的發展和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提高,推動經濟增長。
(5)調節經濟結構
信用調節經濟的功能主要表現為國家利用貨幣和信用制度來制定各項金融政策和金融法規,利用各種信用杠桿來改變信用的規模及其運動趨勢。金融機構通過各種金融業務,有效地集中和輸出貨幣資金,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不斷增加的過程,能夠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提供巨大的推動力。
國家借助信用的調節功能既能抑制通貨膨脹,也能防止經濟衰退和通貨緊縮,刺激有效需求,促進資本市場平穩發展。國家利用信用杠桿還能引導資金的流向,通過資金流向的變化來實現經濟結構的調整,使國民經濟結構更合理,經濟發展更具持續性。